捷運工程局從八十年起因捷運線興建,開始推動公共藝術,從公開徵選、邀件、委託藝術家設計等各種方式挑選作品,希望能拉近民眾與藝術間的距離。從淡水線、新店線、板南線一路到去年的新莊、蘆洲線通車後,公共藝術作品數量也陸續增加到卅八個。
但最近有民眾發現,部分作品似乎「傷得很嚴重」,老是被修復工程的施工圍籬圍起,實在難看;也有人說,作品一直都沒更新,民眾每天在捷運站來來去去,時間一久,對這些作品就慢慢「無感」了。
小碧潭站《幸福知道》 維修中
以小碧潭站的作品《幸福知道》為例,它是由四個物件所組成,包括雕塑、座椅、玻璃護欄和偌大的木製平台,這件作品曾獲文建會第一屆公共藝術獎的「最佳興辦單位獎」及「最佳策劃獎」;但戶外的木製平台和金屬建物有多處損壞,目前正在維修中,附近居民說,以前常到平台上賞風景、聊天,但現在看到它老舊後,慢慢地也不太上去了。
古亭站《邂逅》掛天花板難清
藝術作品的保養也是一門大學問,例如古亭站的《邂逅》,由樹脂打造並噴上防火漆製成,懸吊在天花板上,維修人員必須在列車收班後、搭特高梯子才能擦拭,捷運公司人員私下透露,這是最難清理的作品。
公館站《偷窺》保養不容易
公館站的《偷窺》由站內的閉路攝影機投像在站外液晶螢幕上,行人可「窺見」站內的景象,是國內少見的互動式作品,但因有攝影機和螢幕,保養時也較麻煩;最貴的作品在忠孝敦化站的《樹河》,因體積大,清理時相當費工夫。
市政府站《成長》造型奇特
由於公共藝術作品多、部分攝影機作品難維修、年代最久的是雙連站的《雙連‧行遠》完成於八十五年,每天進出該站的民眾「早就看膩了」;市政府站的《成長》因造型奇特,曾讓許多民眾好奇「 這到底想表達什麼?」因此「是否更換作品」及「退場機制」的聲音也慢慢浮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