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11月, 2012
找不到淵源... 非在地出線 趨勢還是特例?
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明年將由外籍藝術家參展,引起藝術界議論,其實雙年展的國家館由外籍藝術家代表展出,放眼國際已有前例-不過,這些國家館之所以選擇外籍藝術家代表展出,主要多是因為這些外籍藝術家的創作脈絡與該國有深厚淵源,或長期在該國進行創作。
例如,二○一一年波蘭館推出以色列藝術家葉.芭塔娜(Yael Bartana)的個展,二○○九年德國館推出的是英國藝術家里安.基里克(Liam Gillick)代表,明年德國館將推出中國大陸藝術家艾未未。
葉.芭塔娜雖是以色列人,但近年卻以波蘭猶太人的悲慘境遇進行系列創作。而艾未未與德國關係深厚,他的政治發聲與作品發表,常在德國進行,也姑且先不去論德國館推出艾未未,是基於藝術考量或政治性的話題。
或許,由外國藝術家擔任國家館代表,出現在歐洲並不見怪,國際當代藝術與市場本來就以歐美為中心,連動性大,雙年展國家館是歐美藝術家眾多舞台的選項之一。反觀台灣藝術家,是否具有同等條件?值得深思。
威尼斯雙年展向來台灣館扮演引介台灣藝術家國際發聲的重要管道,長年由官方單位北美館負責,台灣館所在地普里奇歐尼宮位置絕佳,就在威尼斯觀光景點聖馬可廣場旁。也因此舉辦九屆以來,獲選參展的藝術家常被稱「台灣代表隊」,可知在台灣美術界受重視的地位。這次由外籍人士代表參展台灣館的爭議,實在切忌落入國際化/本土性這種二元對立的淺薄思考。
爭議點嚴格說起來也不是藝術家的外國人身分,而是,這兩位藝術家長期以來與台灣的關連性是什麼?是否深刻到足以代表「台灣館」?若他們與台灣的連結僅是因為策展人的提案,參展作品與台灣發聲的關連,也僅是服膺策展人的命題而作,那麼,北美館捧著台灣納稅人上千萬元的展覽經費,支持外籍藝術家到威尼斯展出,難怪台灣藝術家覺得「情感受創」,也讓納稅人傻眼。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