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故事裡,總是要先歷經挫折與失敗,最後才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現實生活裡,磨難和困境一直存在,但真的能過著像童話結局般的日子嗎?
很久很久以前…
故事要從台灣偏遠地區學校所面臨的困境開始說起,除硬體資源不足之外,老師和其他相關人員流動率高、外籍配偶與隔代教養等等,加以藝文領域專業知識和教育的嚴重缺乏,都逐漸引發藝術創作者的反思與實際行動。
鄭銘彥小朋友作品 |
募集舊相機至偏遠地區教導孩子攝影 |
藝術家教導孩子們如何與藝術和環境遊戲,楊哲一藉由影像激發小朋友的想像力,除攝影器材在使用上的基本常識之外,也在燈塔下以手電筒創作書寫影像,展開一段跨越時空的奇幻之旅,他說:「直接從有趣的影像開始玩起,不但能間接碰觸攝影的本質,也比較不會抹煞孩子特殊的想像力。」於是他們開始在空中遨遊、在海底漫步,在影像中浮現無價笑容;而新詩作家楊書軒則是以照片和報紙為主要媒材,引導「圖畫詩」和「拼貼詩」的創造,或是讓孩子們結合影像與文字,製成一張張的明信片,而後寄給總統、相機捐贈者、八八風災受創的那瑪夏小學學生,或是自己,讓大家知道一張紙的力量也可以很強大。
花嶼志工紀錄 |
「逃脫的童話」計劃中的優秀作品(包含台灣離島與廣西偏遠山區小學學生的作品)集結,成為逃脫的「童話」-偏遠地區小朋友攝影展。楊哲一始終認為「影像無界」,觀者可藉由偏遠地區小學生的視角,感受對自我的認同與土地的關懷,同時觸摸溫暖動人的生活故事,體會生命中細小卻強韌的力量。
「攝影」如實呈現被人們遺忘的空間與議題,也讓我們重新思考藝術介入土地發展、社會環境、教育、公共參與等多元面向的可能性。「逃脫的童話」計畫於2012年開始以台灣為中心拓展至全球,期待在生活中孕育藝術的種子,而這樣藝術與生活緊密交融的概念,將從mad L自社區地方開始培植、推動,不僅邀請附近小學的師生們走進展場,體會偏遠地區孩童的生活態度和創作想像力,產生交流進而反觀自省,也提供孩子們親手完成圖文、製作明信片的機會;另有從「童話小小攝影師寄給世界的明信片」計畫延伸而來的「參與計劃志工群展」,結合詩歌、攝影、繪本、戲劇、童詩等形式,希望世界的各個角落都不再被遺忘。
小朋友名信片作品 |
逃脫的「童話」
展覽時間:2013/04/13-2013/05/12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3:00-20:00
開幕座談:2013/04/13 14:00
展覽地點:mad L替代空間 台北市羅斯福路五段241-1號
mad L 2文化空間 台北市迪化街一段46巷18弄4號
轉自art plus 【文/王若鈞】
轉自art plus 【文/王若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