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2月, 2013
無論如何,還是要為當代藝術環境加油
立秋過後,亞洲城市再度陷入城市型藝術博覽會和雙年展的熱潮期,環境的氛圍;當然沒有問題。問題是在於,雖然有那麼多的藝博會與雙年展的加持,我們仍然看不到當代藝術在市場上的未來。
似乎,當代藝術生態已經越來越出現一種極度明顯化的結果,也就是活動的多寡與市場交易是兩極分化的事。而且,頗有漸行漸遠,難有交集的可能!
到底,當代藝術出了怎樣的問題呢?
一位這幾年開始嚐到苦盡甘來滋味的品牌畫廊負責人說「當代藝術慢慢已經出現一種非常好的發展趨勢,也就是評論、藏家、藝術家與畫廊的四方聯彈,讓市場成效有了非常大的進步」。這家畫廊所經營的兩岸當代藝術家,也不是各個都有市場效益。但是,我發現能夠被琢磨出市場績效的藝術家,都是與這家畫廊產生良性合作基礎的藝術家。也就是說,打帶跑的傳統型藝術家,確實很難在現階段的當代市場出現積極的經濟效益。
不願意浪費彈藥在沒有長期合作共識的藝術家身上,似乎也成為另外一家品牌畫廊負責人的既定政策。這家畫廊負責人很坦誠地說「這些年,我已經不太敢跟藏家推薦那種與我自己的畫廊一點都沒有長期性關係的藝術家作品。原因很簡單,如果我自己根本就不想要經營這位藝術家,那麼去推薦藏家投入購藏,這種失敗的經驗屢見不鮮,而且是相當不負責任」。「所以,以投資角度選購名牌藝術家,那是市場的另外一種行為。但是如果要從畫廊經營的性格來說,選定的藝術家作品,畫廊一定是要有相對性長遠經營計劃,那才有可能是與藝術家齊頭並進,也是與市場有未來性」。
從畫廊或藝術家的立場,都希望建立長遠性的合作關係,這應當是不需懷疑的事實。問題是,存在於多數的畫廊與藝術家身上,卻始終有個心理上的陰影揮之不去,也就是對於當代藝術的未來充滿著諸多不確定、不安全感。這種不確定與不安全感,很自然造就藝術家寧願選擇與畫廊產生展覽合作關係,但不願意發生長久合作關係。可是,卻又希望畫廊對待自己的方式與態度是那種長久型合作模式。只是,畫廊也有自己的考量,假設藝術家本身所抱持的態度就是一次性的經濟效益合作,那麼畫廊自然也會以純粹經濟效益作第一優先選項,犯不著過度去幫藝術家張羅。畢竟,兩者的結合,彷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我想,潛藏在當代藝術環境裡的爛瘡,這應該是其中之一吧!
因為過度算計、因為過於聰明,反而失去了作夢與逐夢的本能。殊不知,在當代藝術生態裡面,沒有了作夢與逐夢的本能,也就等於失去了前進的動能。當我們置身在眾多的城市型拍賣會、藝博會、雙年展、三年展、四年展⋯的空間底下,我們其實只是感受到這些活動的熱度,卻都忘記該打開欣賞的容度。這一點,更是當代藝術生態走到窘態百出的另外一項致命傷。
博覽會與拍賣會,固然都有其單一商業機能,但卻不失是個欣賞藝術多元;但卻被精粹化的機會。只是,我們始終窄化了這樣活動的另外一種可能空間。欣賞雙年展或三年展,也應當考驗自己的藝術品味能力,而不要老是依賴類似旅遊指南的圖冊,光只是在背別人的腳程和思想,卻忘記自己原來是有雙腳和腦袋的。
環境,其實不坎坷;是人的心過於耽溺在坎坷底下。在過於精算與偏窄思維心理作祟下,又如何會從當代藝術環境裡;看到遠景、走出未來呢?
撰文/鄭乃銘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