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的激烈-藝術的價值全看你相信多少來決定
明星藝術家的誕生,需要時間,稍微的需要資金去做慢慢的溫養。
養的方式有許多種,有一種是明星畫廊夾帶龐大的資金及行銷實力;或者通過拍賣會的洗禮也是另一種方式。
威尼斯重要策展人之一的羅勃.史托爾(Robert Storr)曾說「美術館的功能是讓藝術再度無價,但把藝術品拿到市場上(拍賣會)是讓它成為人民共同財富的一部分。」
眾所矚目的中國大陸藝術市場,在artprice的統計下,去年總交易成績超英趕美,躍居世界第一大藝術品市場!
大陸藝術市場這般雞犬升天的情況下,也順勢帶出了幾位天王,如岳敏君、張曉剛、周春芽等藝術家。
知名音樂人姚謙在今藝術典藏投資45期提到一個觀點,在中國藝術市場蓬勃發展之時,日、韓及東南亞當代藝術,很明顯的進入了較低迷的狀態。
姚謙提到了一個現況,在拍賣當天,一位年輕女藝術家的作品最後的落槌價卻是以預估價格的一半落槌。這個現象讓他思考了一個問題就是:究竟拍賣對藝術品來說,是一種良藥還是毒藥?
***
談談今年7月初在台北市立美術館所展出的「越酷東京-日本MOT當代精選」一展。
這個展覽,策展人長谷川佑子試圖以時代的潮流來串連老中青三代的藝術家,有的經歷過二次大戰;有的走過日本泡沫經濟;更有的是新生代的藝術家。
策展人提到在1960年代之後,藝術家廣泛的用流行文化來進行創作,使藝術家的作品和大眾文化的關係更加緊密。
回過頭看此次展覽的藝術家,如村上隆、奈良美智和草間彌生等,這些居於大眾消費文化的藝術家且在藝術拍賣市場上著名的藝術家們進入的美術館展覽;
反過來說,這些藝術家滲透到拍賣市場將作品轉為商品做一個(在拍賣市場上)的通路販售,支撐起藝術與藝術家。
這種魚幫水,水幫魚的微妙關係之下,我們需要去思考的其實還有很多面相。
但是還是回到上述所說的,藝術品經過了拍賣市場的洗禮究竟是良藥還是毒藥,那麼,就必須把這個疑問回到自己本身。
藝術的價值全看你的相信有多少,相信藝術家的才華,相信他未來在文化上的舉足輕重,相信拍賣作品的出眾。只要你相信,不管是良藥還是毒藥,它都是一帖有效的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