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6月, 2013

醃筍工成畫家 柳依蘭盛艷開花

 高雄左營有位特立獨行的畫家柳依蘭,白天是醃筍工,下工則搖身一變成了以畫筆追尋自我的創作者。紀錄片青年導演盧彥中以《南島盛艷之花》記錄柳依蘭的創作歷程。





     外柔內悍 自畫像頗大氣

     柳依蘭熱衷畫自畫像,在《南島盛艷之花》中,便以她創作ㄧ幅高兩公尺的巨幅自畫像為開始。她的自畫像頗有氣勢,與秀氣嬌小外表反差甚大。她說:「外界看我是柔順的女性,但我其實有個強悍的內在。」

     四十七歲的柳依蘭,畢業於左營國中,五歲時母親離家,十二歲父親驟逝。失親又貧困的她,只得到對街筍絲工廠打童工養活自己,後來嫁給了筍絲工廠老闆的兒子,不到十八歲便養兒育女。








     失親貧困 學畫找到意義

     她不甘於自己的ㄧ生只在市場當醃筍工,十五年前到學者蔣勳的畫室習畫,她很快在繪畫世界找到「存在的意義」。

     柳依蘭不斷畫自畫像,藉著不斷檢視自己,重新回首過往傷口。像是始終無法放下的喪父之痛,讓她畫出《生命之曲》中三個側身的自畫像與骷顱頭。《熬成婆》讓即將成為婆婆的自己,回首自己多年媳婦熬成婆心境轉折。《致命的吸引力:原來我們是那麼甘願被禁錮》,描繪丈夫在她頸間戴上巨大鎖鏈,但柳依蘭表示,這是「人生充滿甜蜜的負荷」。






     丈夫力挺 逢人讚她偶像

     結縭卅年,柳依蘭丈夫黃基材始終情義相挺。黃基材逢人就誇:「她是我的偶像,偶像啦!」

     柳依蘭國小六年級就到黃基材家中工廠上班,每天凌晨就早起工作。負責切筍的黃基材總偏心地把比較好處理的筍乾讓柳依蘭去剝,讓她多賺點零用錢。

     黃基材表示,他與柳依蘭一同上蔣勳的課,一同在精神上成長,「我欣賞她的專注力,那種一投入到畫中世界就忘我的精神。」



     我就是我 努力終獲肯定

     近年柳依蘭的努力逐漸受到肯定。二○○八年起,柳依蘭陸續參與國立台灣美術館、韓國慶南道立美術館的聯展,也在在高美館舉行個展「我就是我」。六月廿二日開展的「蒙娜麗莎當代計畫」展出,包括柳依蘭在內的十九位台灣藝術家參與,將於高美館、故宮展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