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8月, 2012

賞 畫 的 藝 術



(典藏今藝術)有一回去台北市立美術館看莫內(Claude Monet)的畫展,站在《藍色調的睡蓮》(Water Lilies, Harmony in Blue)前面,一個概念突然產生。這概念是,新時代的賞畫,應該要有新時代的方式,這裡,我所謂的新時代,指的是自從有了臉書這一類的社群網站之後。


我的意思是,當我們在網路裡逛來逛去之時,每回看到喜歡的事情,我們只需按一個「讚」,別人就知道我們的感受。同理,當我站在《藍色調的睡蓮》之前,覺得這畫真的是一幅讓我感動的畫作時,為什麼不可以也按一個讚?不行,因為美術館裡,並沒有地方讓我按讚。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新時代的展覽,只要在畫作旁邊加裝幾個按鈕,讓賞畫的民眾可以即時表達他們的喜惡。這個按讚的動作擺進美術館,就是我講的新時代賞畫方式。

於是哪幅畫是這次展覽裡頭最受觀眾喜愛的作品便一清二楚,因為按讚的人最多;我們也知道觀眾站在哪幅畫前面時最是無助,因為除了「讚」,還有其他按鈕,有不少觀眾對這幅畫的反應是按了「看不懂」這按鈕。


科技進步,既然可以加裝按鈕,當然也可以擺個留言版,讓觀眾一抒己見:例如同是莫內的展覽,看到《在阿讓特港附近散步》(Promenade near Argenteuil)這幅畫,覺得,父親跟母親都有撐傘,卻不讓他們的小朋友撐傘,讓他在太陽底下散步,實在看不過去,於是可以對著留言版的麥克風留下這樣的內容,「我覺得莫內這樣子的心態,有違兒童福利法的精神」。



                            Promenade Near Argenteuil, 187  by Claude Monet


       

把最新的人際溝通觀念帶進美術館,除了按讚、留言,我們還可以做很多事情。

好比說,在網路上買了一本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畫冊,網路書店馬上告訴你,通常買波洛克畫冊的人,也會買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或者羅斯科(Mark Rothko),或者米契爾(Joan Mitchell)的畫冊。學習這模式,美術館其實也可以跟觀眾說明,通常喜歡這幅畫的觀眾,也會喜歡2A或者3C的哪幅哪幅畫,所以待會不妨移步到那幾個展覽室去欣賞那些畫作。這樣做,是不是很貼心?或者說,如果你連這幅畫也看不懂,那麼4C或者2D展覽室的畫,建議你也不必浪費時間了,因為保證你看不懂的啦。




Willem de Kooning  Untitled



Mark Rothko   無題  1968



Joan Mitchell | YVES 1991




賞畫賞到一個境界,應該讓畫作跟賞畫的環境合而為一,新時代美術館賞畫,就不得不把解說員也拉下水。比方說,展覽畢卡索(Pablo Picasso)早期的作品時,我們可以讓解說員穿上畫家在藍色時期「小丑」裡那種格子丑角裝,或者粉紅色時期「演員」的粉紅色戲服,此時,牆上掛的是大師的作品,展館裡為觀眾解說走來走去的,則是一堆彷彿從畫裡跳出來的人物,你說,是不是很夢幻。


Pablo Picasso  Family of Saltimbanques, 1905





其實,要讓畫作更具渲染效果,我們還可以考慮一些讓作品跳出二度空間的作法,例如,展覽孟克(Edvard Munch)《吶喊》(The Scream)的現場,如果襯托以聽了叫人抓狂的尖叫聲,是不是更加震撼?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的「火雞」或者沃荷(Andy Warhol)的「康寶濃湯」(Campbell Soup)系列,在展場能夠聞到讓人食指大動的烤火雞或濃湯香味,保證讓大家看畫時更加投入。



Edvard Munch: The Scream, 1893



畫家創作,會隨著時代的更迭出現不同的流派、風貌,賞畫又何嘗不是如此。哪天,如果出現一種更新的技術,能夠將賞畫者融入畫作中,於是當我們在欣賞霍普(Edward Hopper)的《夜遊者》(Nighthawks)時,竟然發現同是夜貓子的自己,也坐在那家轉角咖啡店的櫃臺上和其他客人聊天,此時,於我而言,賞畫的藝術才算是達到最高境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