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4月, 2014

死亡+生命=永恆 雕塑家戶谷成雄Shigeo Toya(1947~)


戶谷成雄 <森> 木、灰及壓克力顏料 220x30x30cm 2008

  初見戶谷成雄的木雕作品,直覺地將牠的雕塑與東方水墨連繫在一起。這些遠看像是細長山嶺的木雕,上頭的刻畫像極了水墨筆法中的法。一撇一捺的將乾叉的筆觸,以鑿刻的方式烙印在木頭之上。煞有其事地,頗具古代文人縱觀群山的豪氣與瀟灑。






戶谷成雄 <洞穴體> 木、木灰及壓克力顏料 199x131x70cm 2010


<洞穴體>背面

  但閱讀更多戶谷成雄作品之後,會發現,有一股微妙的陰鬱之氣,潛藏在雕塑家刻畫的皺摺之中。那是一種隱約、惴慄的不安,如雕塑本身的灰黑色調,帶來的不祥之氣,就在觀看作品的同時,悄悄地滑過觀者的背脊。








戶谷成雄 <洞穴體>木、木灰及壓克力顏料 220x220x220cm 2011

  1970年,戶谷成雄在義大利的龐貝古城(POMPEI),為維蘇威火山掩蓋的城市遺跡感到震懾。龐貝在還沒被岩溶覆蓋之前,城市規模相當的完整,娛樂等公共設施也非常的齊全。在約20,000人口的龐貝城裡,有一個能容納12,000人的競技場;還有能容納5,000人的劇院,上演著音樂會與滑稽劇;城內妓院林立,富裕的貴族和商人揮霍無度,城裡到處瀰漫著盡情享樂的奢靡風氣。[1]聲色犬馬、酒池肉林等荒唐情景,在龐貝家常便飯、隨處可見。

 但當所有龐貝人民縱情聲色、飽思淫慾的同時,萬萬沒人想到一場大難將要發生。遠在龐貝十公里之外的火山噴發,熔岩迅雷不及掩耳地淹沒了整個城鎮。所有的生命體在短短的十小時之內窒息而亡,在麵包店顧店的、浴場洗澡的、在將頭散步等人類,被滾燙的火山熔岩包裹起來,火山灰凝固了人類當下的姿勢與動作。考古學家將這些冷卻後的軀殼,已石膏灌模的方式,重新呈現當時人類死亡時的痛苦掙扎。

 這些被岩漿凝固的死亡與恐懼,給了戶谷成雄創作靈感。火山灰那灰黑色的空殼,凝結了永恆的死亡黑洞。戶谷成雄以灰色的壓克力顏料、與鑿刻的交叉刻痕,呈現死亡與陰鬱。但在死亡之外,藝術家也加進了生命的力量-盤根錯節,如同樹根般挺拔的向上力。戶谷成雄將死亡與生命並置於作品之中,並非製造二元對立,而是表現如同太極般的陰陽同體。


  藝術家至高的任務,是把美隱藏起來。…(對藝術家)重要的問題是,究竟什麼是既美麗且醜惡,既好又壞,既真實且幻想。我依然記得費爾德曼(Morton Feldman)如何提到影子,他說聲音不是聲音,而是影子。聲音絕對是聲音,所以聲音是一種影子,是無論什麼東西都有的無的反響。[2]換句話說,以費爾德曼的角度說明戶谷成雄的作品:「死亡不是死亡,是生命」。但我們也都清楚的明白,就如同那些岩漿包裹、消毀的肉體-死亡的確是死亡,但在死亡之後,對於生命,可以有更強韌且向上的力量。



附註:
[1]人類警示錄:獸性龐貝古城的覆滅――從大英博物館「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的生與死」展覽講龐貝的故事http://www.epochtimes.com/b5/13/8/14/n3940264.htm人類警示錄-獸性龐貝古城的覆滅(組圖).html?p=all
[2] 戶谷成雄Shigeo Toya皺摺的森林 /黃亞紀



圖片來源:


http://blog.artintern.net/article/69999

參考資料:

今藝術no.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