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10月, 2012

水有多神奇?Tim Tadder男性水假髮攝影作品




洛杉磯的攝影師Tim Tadder的水假髮系列作品,發掘了水的更多可能性。水能怎麼樣表現出他的特性?一起來看看吧!




他將水球扔在男性模特兒們的頭上,在水球破裂的一瞬間拍出這樣的畫面






配合上光線後,畫面變得奇麗。







各式的水球形狀也讓水假髮變得很不一樣。






再加上這些模特兒的表情,作品變得很動態。



水球破掉的那一瞬間是不可預期的,這些畫面充滿了驚喜還有未知的期待,好玩的是這些模特兒的表情,真的是充滿驚訝呢!

22 10月, 2012

蛞蝓的法國慢走-Florentijn Hofman藝術幽默






           法國的街道上出現了有趣的奇聞,有兩隻龐大的蛞蝓正在街道上漫步,這兩隻蛞蝓色彩繽紛,充滿活力正往著街道上攀爬。這項新鮮聞出現在法國昂熱是藝術家Florentijn Hofman的傑作,總共由40000塑膠袋組成,並且由鐵絲建構出蛞蝓的體型綁上不同顏色的塑膠袋,其實這件藝術作品背後有著深沉的隱喻,Florentijn Hofman稱這份作品為《slow crawl to death》緩慢的迎向死亡,象徵著人類過度開發地球的結果便是緩慢的走向死亡,仔細一看這兩隻巨大的蛞蝓正是朝著教堂邁進,也代表最後安息的所在。








         大型蛞蝓的身體裡面充滿著不同顏色的塑膠袋,隱喻著動物們的體內堆積的毒素五顏六色垃圾跟毒素在慢慢囤積後動物逐漸走向死亡,藝術家將深沉的隱喻化作輕鬆活潑的藝術品,透過藝術的幽默讓我重新檢視到環保的重要,少拿一件塑膠袋就減少了地球上的汙染,又或者環保再利用都是愛護地球的好方法,小小的舉手之勞減少地球汙染,何樂而不為呢?!






Florentijn Hofman喜歡透過各式各樣放大的動物傳達他的藝術觀,作品遍及歐洲、亞洲,友善的利用公共區域如街道、廣場、河堤等地方,觀察作品後不難發現藝術家對於環境的省思深意,也提醒著民眾放大自己的視野,用心看世界。




 來源 florentijnhofman

17 10月, 2012

香港蘇富比:當代藝術見底了嗎


香 港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被著名策展人顧振清描述為“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遭遇黑色星期天”,一時間,大家又回過頭來審視這場10月7日晚間專場的拍賣情 況:153件作品拍出111件,收穫1.17億港元,最後這個數字較之以往大打折扣;加之明星藝術家作品大面積流拍、成交作品的“白菜價”,“當代亞洲藝 術”專場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當代藝術坍塌的表現。 作為拍賣界巨頭,一向有“造星”之說的蘇富比,在沒有任何驚喜的狀態下黯然落槌,似乎不太像它的風格。 這麼多年的資本“血拼”所架構的市場模式,在資本轉身之後崩盤了? 曾經炙手可熱的“中國符號”是就此落幕了?

資本離場 藏家缺席

中國當代藝術的崛起離不開資本的扶持,當年天價托起的市場巨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隨之,魚龍混雜的當代藝術隨著大潮雞犬升天,藝術市場的泡沫在資本的鼓吹下慢慢變大。 而當金融環境不景氣的時候,市場的泡沫開始受到擠壓,能夠經得住考驗的少之又少。 “的確,蘇富比這次當代藝術專​​場拍瞎了”,保利老總趙旭在微博上如此評價。

顧振清亦告訴99藝術網,香港蘇富比秋拍“當代亞洲藝術部分”幾近冰點,“主要表現在拍賣成績不理想,總成交額很低,成交的作品價位也是很低,不少好作品流標,可以看出這次拍賣是近幾年的一個谷底。”

“知冷暖”的藝術與“沒有人情味兒”的資本一開始就是對立的,在共謀的過程中似乎只為“各取所需”,當資本反向的時候,走得也是毅然決然。 近年歐債危機顯然影響了老外的購買力,顧振清就現場的情況分析:“雖然有個別作品好像老外有舉過牌,但是明顯看出來不起勁。有點奇怪的是,現場也沒有看到多少印尼和台灣藏家,以前蠻多的,這次特少見,這次整個感覺是說客戶出席沒有以往踴躍。”

著 名藝術經紀人李蘇橋對這次蘇富比秋拍中國當代藝術的表現同樣給出了“差評”,在他看來,這次拍得不好的原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蘇富比拍賣選擇的時機 就是生不逢時,正好趕上整個中國經濟下滑;二、藝術品進口關稅的案子還沒有完全了結;三、國內收藏機構、個人審美的趣味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當代藝術崩盤了?

本次蘇富比秋拍上,張曉剛的8件作品中,《天安門,1號》以2082萬港幣成交,拔得頭籌,而作品《兄弟》、《紅嬰》、《里和外5號》遭遇流拍。 同 一專場中,劉煒上拍六幅,三幅易主,其於1992年創作的《革命家庭系列:晚宴》,以1746萬港幣成交,創下了這位藝術家的拍賣新紀錄;方力鈞共有4件 作品上拍,全部易手,其中《2001.2.1》以290萬被譚國斌競得;岳敏君8幅作品,6幅落槌;楊少斌五件上拍,僅《三代》落槌。 且“當代亞洲藝術”中大多數作品多以底價落槌,王慶鬆的攝影作品《新女性》 以47,500港元成交, 而王慶鬆的攝影作品通常是在15萬左右成交。

以往,當今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當代版塊中,後89藝術家的作品無疑是相關專場的壓軸之作,然而,這次拍賣下來,這種觀念似乎要有所轉變了。 這個市場火了8年了,大多數代表性作品已易手,尚需時間沉澱,新的作品又難以挖掘,同時還伴隨著投資客濃重的觀望情緒。 此外,新的消費群體逐漸興起,市場急需“換血”,如果老是翻來覆去“炒冷飯”,買家未免會反感,用顧振清的話來說,即“九十年代開始走紅國際、並在2005年後成為市場寵兒的貼有中國標籤的當代藝術基本上已經讓大家倒胃口了”。

種種跡像似乎均在證實以後89那些帶有政治符號的中國當代藝術正在急速下滑,隨之而來的是各種“置身事​​外”的隔岸觀火、冷嘲熱諷與“落井下石”,當代藝術的崛起離不開資本,當資本抽身的時候,當代藝術真的崩盤了嗎?

“從08年金融危機之後,當代藝術經歷了不同板塊的互動,那時,整個當代藝術市場本身出現了一些危機,經過了底盤的盤整。所謂的崩盤意味著沒有底了,實際 上當代藝術還是有底的。今天依然有一些非常重要藝術家的作品是大家在追逐的,依然有一些藝術家的作品是大家會不惜重金去購買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談不上崩 盤,按照股票的術語來講只能說是在底部盤整”,李蘇橋說道。

在李蘇橋看來,價格永遠反映的是兩件事情,一是需求;二個是看市場有沒有流動性的資本支持這個價格。 今天市場流動性的資金非常有限,不管是企業還是機構都處於流動性資金吃緊的狀態,所以當代藝術比較難不作為整體市場的一個反映,這是很正常的一個現象。

“中國符號”還有戲否?

在今天拍賣市場上滯留的作品,在今後的市場上能否有出彩的表現? 還能重新站起來嗎? 顧 振清的觀點是“大家對2000年以後的藝術家會重新打量,不會只是迷戀九十年代成功的藝術家。雖然幾年前,國內開始在當代藝術上激起一種投機和投資了風 潮,到了2012年大家都冷靜下來了,冷靜下來是一個很好的盤整期,大家對標籤式的、符號式的、非常淺薄的、沒有內涵的繪畫會感覺到枯燥。所以藝術市場會 開始重新的梳理和盤整。”

這 些留下來的作品在將來是否還能獲得天價,李蘇橋說:“完全取決於能不能形成新的需求,取決於在新的需求之後有沒有足夠的流動性資金跟得上。今天來判斷需 求、未來流動性如何,這都有點兒偏早,但在一兩年之內確實還看不到非常強的對中國當代藝術品的需求。同時,也對中國的經濟本身充滿這種擔憂,在這樣的前提 下,我們當然無法期望中國當代藝術能夠獨樹一幟獲得一個非常好的市場的反映和回報。”

李蘇橋認為,有足夠流動性資金的時候就會形成好的市場,反之,只有作品具有稀缺性的時候才可能在一個小的資本盤面範圍之內或者是個別藝術品需求上形成交易。

結語

10月7日,本場拍賣結束之後,香港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部主管林家如表示:“今晚之拍賣結果證明市場正進入成熟階段。”筆者認為,話裡的“成熟”主要體現在兩點上:現場沒有出現所謂的“救市現象”,沒有春拍上如賈藹力般的“孤立事件”。 另外,從香港蘇富比秋拍特別策劃的“中國抽象藝術單元”及“香港藝術單元”可見,他們開始致力於開拓新的市場。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未來會怎樣? 樂觀地期待落潮後的潮起。

04 10月, 2012

禁止虐待動物 即使以藝術的名義

《天使》由白鷳、朱鹮頭骨和果子狸的尾巴製成
 
         前陣子“歸真堂”抽取活熊膽汁的事引發了軒然大波,這也彰顯瞭如今人們對保護動物的鮮明態度。 其實在藝術界,虐待動物的情況並不罕見,而且還經常披著藝術的外衣。 近來,這種以動物參與為噱頭的藝術作品正遭受越來越多不同形式的非議,除了一些善待動物組織的警告與抗議,警方也有所行動,把一些藝術家關進了大牢。 最後,幾件藝術作品不得不銷聲匿跡,以平息風波。
《峽谷》的前景是一隻白頭海雕
 
達米恩·赫斯特的“蝴蝶自行車”
 
恩里克·德·莫利納:合成動物標本
丹麥雕塑家恩里克·德·莫利納經常使用動物的器官,來組合成各種從未存在過的新動物,這種獨特的藝術也讓他名聲大噪。 他的這一系列作品,目前在市面上已經能賣到8萬美元。
去年11月,他被警方逮捕,並處以25萬美元的罰款,因為他為了讓自己的作品更加有趣,不惜使用一些瀕危的動物,如眼鏡蛇、穿山甲等,而且他在購買這些動物的時候,很多動物還活著。 雖然他辯稱,想藉此提高人們對瀕危動物的認識,可法官並不認同他的觀點,所以本月初,莫利納被判入獄20個月。
 
安貝爾·漢森:小雞大冒險
上個月,由堪薩斯大學的​​駐地藝術家項目和沃霍爾基金負責人安貝爾·漢森支持的項目,即旨在喚起公眾關注,眾多生雞屠宰場中虐待動物現象的議題,遭到了激烈的抗議,最終由於被指控虐待動物而終止。 為了《小雞大冒險》的拍攝,漢森計劃把裝有5只活雞的籠子在公共場所展示,然後將它們以一種儀式性的方式進行屠宰,並且與觀眾一起見證這場殺戮。
 
羅伯特·勞森伯格:白頭海雕的悲歌
羅伯特·勞森伯格1959年的裝置作品《峽谷》是其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作品中,一隻填充的白頭海雕高懸於前景。 最近,這件作品引發了一場“戰爭”。 已故的紐約著名畫商伊蓮娜·索納本德的遺產繼承人指控說,由於這隻鳥的出現,導致作品​​無人問津(聯邦法令嚴禁白頭海雕的買賣,無論海雕生死與否)。 可是,美國稅務局斷言《峽谷》能夠在黑市上賣個好價錢,因此遺產繼承人有義務繳納相應的稅款,據統計,稅款可能高達6000萬美元。
 
湯姆·奧特內斯:一隻狗的槍殺
美國雕塑家湯姆·奧特內斯是一位成功的藝術家,他的成名作“搗蛋鬼”金屬雕塑就矗立在紐約14大街和第8大​​道上的地鐵站裡。 但每當他贏得重要的獎項時,以前的舊賬就會被翻出來。 近日在舊金山,他的新雕塑本可以獲得一個藝術獎項,結果有人對他在1977年拍攝的短片《一隻狗的槍殺》提出強烈抗議(片中,有一個藝術家槍殺了一隻被收養的小狗),最終奧特內斯只能空手而歸。
 
這類藝術品還有很多
此 外,達米恩·赫斯特曾經用真正的蝴蝶翅膀為職業自行車選手阿姆斯特朗裝扮自行車;哥斯達黎加藝術家杰羅姆·瓦加斯在“展博會NO.1”中,把一隻流浪狗拴 在畫廊的牆上任其慢慢餓死;丹麥藝術家馬爾科·艾瓦斯蒂在裝置“海倫娜”中​​,把活金魚放在十台攪拌機中,邀請觀眾開動攪拌機,把金魚活活絞死……這類 有著虐待動物因素的當代藝術品,一而再,再而三地激怒了動物​​保護主義者,他們由此發出振聾發聵的吼聲:“禁止虐待動物,即使以藝術的名義。不能再盲目 滿足藝術家的慾望了。